课堂上,学生答对问题,老师使一个眼神,那是一种赞扬的眼神;孩子为父母做家务,父母使一个眼神,那是一种欣慰的眼神;出门在外,做一件好事,别人使一个眼神,那是一种敬佩的眼神……,那你有没有想过有人会找另类的眼神呢?
情况一:讲话时
上课了,难免会和同学讲句话,可他却像个老太婆,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,上课他会找老师的眼睛有没有盯着他,趁机和同桌聊上几句。有时谈着正起劲,发现情况不对,便会沿着老师的眼神看去,与老师四目交替,偶尔察觉盯的不是他,便偷偷一笑,放了松!
情况二:默写时
“又要默写了”他感叹道。眼看着老师捧着一沓白纸,他的脑子就像这白纸一样空荡荡的,不知不觉的,他把手放在桌角上的书上,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找“眼神”了,只要“眼神”背着他,那只黑手就会掀起书的一角,瞟一眼,哇,得手了!等老师转过来时,他正埋着头呢!
情况三:考试时
对于平时上课讲话,默写偷看的他来说,考试可比登天还难,这时平时的“练习”可有用武之地了,只要那个眼神一转移,他就会悄悄地与同桌切磋一下;如果同桌不搭理,就自己动手,轻轻地翻开书,不敢发出一点声响,同时也在寻找着老师的眼神,就这样熬过了考试。
这样的找“眼神”的人也许在身边经常有,但是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大喝一声:你们这样掩耳盗铃,自欺欺人,找错了眼神!应该去找欣慰的眼神、舒心的眼神、羡慕的眼神、赞扬的眼神。这样,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,距离就会拉近,关系就会融洽,感情就会加深。
| 简评:本文对比鲜明,入题口非常小,感悟也很深刻,有创新意识。(丁文宏)
注:本文发表在2004年8月24日的《扬州晚报》“中学作文佳作选登”。 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