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风声,雨声,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,国事,天下事,事事关心。”为了让我们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初中生有社会实践的经验,老师乘着秋高气爽,万里无云的天气带领我们这些小记者来到了沙头镇的高桥村,参加挖茨菇活动。
一路上欢声笑语,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高桥村,望着那如一个个方格的茨菇田,同学们都跃跃欲试。老师说:“挖茨菇须先把茨菇叶清除掉,初中生四个人一组,小学生五个人一组,看哪一组清理的茨菇叶最多。”我们初二的四个大男生自然一组。
由于连续的阴雨,太阳还没有把水分全部蒸发干,所以田里的泥土比较松软而潮湿,我们一走进茨菇田,脚就陷了进去,这就给我们拔茨菇叶增加了难度,俗话说“男儿当自强”吗,这时拔茨菇已没有了往日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那样清翠欲滴,只剩下了一片枯黄,湿烂的叶子,就像一张破烂的黄纸,所以又比较好拔一些,我们率先冲进田里里,不管脚陷得有多深,依然是在拔茨菇叶,那韧劲,真有点锲而不舍的味道。后来,我们发现一根根地拔太费劲了,于是改用“扯”,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功效。眼望着邻边一组的女生已经堆得像一座小山的茨菇叶,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,急得团团转,我们可是男子汉大丈夫了,输给她们也太没面子了,于是组长发出了号召,只要我们能赢,他就“请客”。
我们根本不在乎这个,为了维护我们“男人”的“尊严”。我们加快了节奏,由两个男生“扯”茨菇叶,另外两个接着前两个扯下来的茨菇叶,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茨菇叶堆,望着茨菇叶堆得不断升高,我们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。皇天不负苦心人,随着老师宣布我们赢后,我们欢呼雀跃了起来。
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,开阔了我们的视野,又增加了我们团结的能力,是不可多得的好活动。
小记者号:7299
指导老师:丁文宏
本文已发表在2006年12月12日的《扬州晚报》上
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