瞧瞧我们这个班
梅岭小学六(11)班梁明昊
六年前,我们因为某种机缘来到了这个集体,46人在一起。如今,这个团体已经发展到了56人,获得过数不胜数的荣耀:一月一评的“优秀班级”我们每月都有一席之地;学期结束,我们经常荣获“常规班级培训优胜班级”。这在老师们中间传为美谈,令其它班汗颜不已。
先看看团队的地理变迁:1~5年级在总校上课,六年级在分校。分校位置偏僻,面积小得可怜,行人很少,又无低年级小孩的打闹声,有一种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的感觉。清静是清静了,但日子过得不如以往:整天在学校“咿咿呀呀”地读书,抓耳挠腮地默书,不厌其烦地背书,钻研儒家之道,一看到试卷就头疼,心里暗骂那个向汉武帝提出“独尊儒术”的董仲舒不是个好东西,但学习还是要学的。孔子云:“吾十五而立志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我们正是在“十五而立志读书”的阶段。颜真卿说得好: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”。这正应验了句老话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
接下来看看我们班的名人榜。下面介绍全校著名人物:最爱笑的人凌“笑”。他平时很爱笑,连哭的时候都要笑。有一次,他哭了起来 ,泪流满面,但再仔细一看,他正乐呵呵地笑呢;体重之最,个子之最,吃饭之最,力气之最的人长旭。这位集四之最为一身的名人,就是名不虚传。个头:1.75cm 重量:80~100kg(够恐怖的)。我上次与他在外面代伙,他一口气吃了四碗饭。在班上,没人扳得过他的手腕。
如今,我们即将面对人生第一道十字路口——小升初考试。昔日的知心朋友都要各走各的阳关道。不过,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