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月为友,以礼相待
——游二分明月楼
扬州市汤汪中学七(4)班吕雨薇
9月27日,我们小记者游玩了二分明月楼。二分明月楼位于广陵路的一个小巷子里面。刚一进去,就闻到一阵一阵的桂花香味,真是沁人心脾。因为步行了约三公里,我们都有点累了,所能个个都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,跟着老师高声朗诵了一块牌子雕刻在墙壁上的诗——《春江花月夜》和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等,那优美的诗句,让我们对扬州这座月亮城有了更深切的了解,那刚劲有力的书法又让我们赏心悦目,叹为观止。
扬州被称为月亮城大部分都因为唐代诗人徐凝写的《忆扬州》中的诗句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二分明月楼就是根据这两句诗的意境修建的。而张若虚写的《春江花月夜》也证明了月亮城就是扬州了。 虽然二分明月楼方圆不大,但是制作得很精巧。有迎月楼、伴月亭、送月楼等。
“迎月楼”在园林的西南方,迎东而立,它忠于职守,每天最早去迎接月亮的升起。楼前楹联是:“朗抱开晓月,高文激颓波。”此为集句联,整副联语大意为:敞开高洁的胸怀,迎接那拂晓时弯弯的月亮;吟诵优美的诗文,感染了池塘里潺潺的水流。对联中的“开”和“激”,巧妙地把动态与静景结合,将自然与人文融合,既形象又贴切。更令游客感觉爽目的是,楼前摇曳之竹的翠绿、亭楼木门的深红,以及联板底色的海绿和联语字体的银白,构成了一轴色彩鲜明而又和谐的立体画卷。
“伴月亭”在西侧平廊中的中间,亭柱上的楹联是:“留云笼竹叶,邀月伴梅花。”意思是留住天上的云朵,笼罩着园中的竹叶;邀请空中的月光,与园中的梅花作伴。具有闲情逸致的人面对此情此景,怎能不心旷神怡,流连忘返呢?
我们对面的楼叫夕照楼。它为什么要叫夕照楼呢?原因是:太阳从西边快要落山时照着它,所以叫夕照。而它另一个别称是“送月楼”,其含义是它最后一个送走月亮。这说明人们对月亮既有敬畏之心,又充满无限的深情。
迎月、伴月、送月,人们以月为友,以礼相待,充分体现了扬州人对给人类送来光明的月亮的感激之情。
这次出来实践,不仅是给了我快乐,而且也让我了解了平时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地方、事情,更让我知道如何感激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,那就是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,让它们和我们一起为扬州创造美好的未来!
简评:本文重点介绍了二分明月楼建筑设计的精巧,“迎月”“伴月”“送月”是把月当作人来写,以此表达了人对月亮的深厚友情和敬重之意,对楹联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。(丁文宏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