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读水浒,忠义一生
——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树人南门街初二(20)杨嘉进
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浒传》,意蕴丰富。通读全书,留在我心中的只有二字“忠义”。忠义,顾名思义,有忠心,有义气。在我看来,108位绿林好汉,无不是忠义之辈。但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燕青和李逵。
燕青,是卢俊义手下的一位仆人,本可以一辈子过安稳的生活,他却选择了一条惊险的道路。卢俊义经过梁山,遇到了埋伏,被捉上了山。回来后又不听劝阻,回到家中,被卢俊义家中的主管李固告发。但天无绝人之路,卢俊义被严刑拷打后,又被打入死牢,却在柴进的帮助下,改为刺配。但李固仍然不死心,花钱请人刺杀卢俊义,可见李固是《水浒传》中屈指可数的不忠不义的小人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是燕青赶来救下卢俊义,背着他投靠梁山泊。后来更是在卢俊义身处危难之时,燕青带人马赶到,因此得罪了许多有权有势的人,但他还是无怨无悔。有时卢俊义也不听他的忠心劝告,还会无缘无故地怪罪他,可他从来没有生气过,仍然一心一意地帮助前者。只因他是仆人,保护主人是他的职责,他是一个忠义之辈!
绿林好汉们都是因为被官府逼得家破人亡而上梁山的,很多人都被翻脸的朝廷给害死了,结局是悲剧性的。可见,如果像《捕蛇者说》的结尾一样,把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,是无济于事的。再看李逵,宋江喝了有毒的御酒,知道自己活不久了,便喊来李逵,让李逵也喝了酒——他怕李逵知道自己的死因后去闹事。李逵非但没有发怒,还淡淡地说了一句“生时服侍哥哥,死了也是哥哥手下的一个小鬼……”忠义至此,令人动情。
但为什么好汉们的结局是悲惨的呢?都是朝廷的黑暗在作祟。纵使宋江帮助朝廷收复了方腊,以高俅为首的奸臣们还是毒死了宋江。绿林好汉们的忠义,也导致了众将先后相葬的悲惨结局。由此可见,有一个明君,是忠义的前提;如果是愚忠,就万不可取了。但在今天国家逐渐富强的形势下,忠义,必不可少。
“君子以为忠。”可如此忠义的人是极其罕见的。现实生活中,尔虞我诈,见利忘义的人为数还不少。一点钱财便能将那些背信弃义之人收买,去害他们的朋友。更有甚者,开始了对国家的“报复”。前阵子,台湾有人宣称要“台独”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这种行为是忠义的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这是忘恩负义,祖国给了那些“台独分子”好的生活条件,他们却反咬一口,真是可笑!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早在宋代,文天祥便有如此觉悟;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也成了忠义的有志青年心中的座右铭。忠义是做人的根本,它代表着一种感激,一种追随,一种视死如归也要忠于祖国的精神。
总之,是《水浒传》让我懂得了其中深刻的内涵。坚持忠与义的伟人们,会陪伴我的一生,时刻提醒着我去做一个忠义之人。
简评:读后感,属于议论文范畴。本文观点明确,由《水浒传》拓展开去,运用对比论证,举例论证等方法,使论证较为有力,说理较为透彻。(丁文宏)
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