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滋味长
教院附中三(13)班 郑智源
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。如果不读书,有些道理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能明白,正所谓“读书滋味长”,我就有这样一个经历。
我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,从不愁吃穿,也不知穷苦的滋味。我读过不少书,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,不过《青铜葵花》使我受益最大。
《青铜葵花》中的主人公青铜、葵花生活贫穷,一个特殊的机缘让他们俩相识。青铜渴望上学,但家中的经济条件只允许兄妹两人中的一个上学,这些钱是一只只鸡蛋、一条条鱼、一篮篮蔬菜换来的,是从一家人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。虽然青铜对校园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,但他仍然坚持让葵花去上学。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与上学路的艰辛。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,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,竟不认真学习,有时还对它产生憎恶之情。读完这一情节,我感到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,我决心以后认真学习,珍惜能够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。
另一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是:“葵花的父亲死后,青铜让葵花和他们一起生活,但因为贫困,青铜母亲没有同意。”其中有一句话是“走在最后的青铜牵着牛,那牛不肯走,常用前蹄抵着路面,将身子向后倾着”。连牛都不舍得,可见青铜一家人对葵花喜爱却无力收养的无耐,不舍之感。我在其中品出这样的滋味:痛苦固然可怕,但是动物与人之间也能产生深厚的感情,能够互相理解,能给人以心灵的安慰。一家人团结更重要,这点在《青铜葵花》中也有体现:青铜的家像一辆马车。一辆破旧的马车,马车虽破,但还是一辆结结实实的马车。马车虽慢,但也有前云,也有风景。要是遇上风雨、泥泞、坎坷、陡坡,他们就会从车上下来,用肩膀,双手,倾斜着身子,同心协力地推着它一路前行。
“读书滋味长”,《青铜葵花》给我的启示还不止如此。它还告诉我任何事只有经历痛苦后才能懂得甜美,任何人只有经历磨难后才能成长。这不也正是孟子在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中提出的观点吗?
读书总是美好的,它为我打开了通往成功殿堂的大门。我相信它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。历代伟人不也是如此吗?由此看来,“读书滋味长”这句话还真实可信啊!
简评:这是一篇命题作文,考查学生能否认真读书,悟出人生的真谛。作者在这一考查中取得了成功。读过《青铜葵花》的学生不少,但能细细品味书中语言的学生不多,更不用谈有独特感悟了。可见,读书滋味长,还必须是大家会读书。(丁文宏)
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