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拉小提琴
教院附中七(7)班 谢欣仪
在我的家中,有一件物品让我爱不释手,她就是我珍贵的小提琴。
小提琴的形状有点象带柄的鸭梨,它的琴头如同凝固起来的水花,琴柄上的一弦、二弦、三弦、四弦共四根弦,琴身上还有两个发音孔。初次见到小提琴,我对她就一见钟情。与小提琴配套的还有弓,当弓上的毛与琴弦摩擦发出美妙柔和的声音时,我就陶醉其中。
小提琴老师姓吴,眼睛虽小,却充满智慧的光茫。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精湛的技艺,他将小提琴搁在左肩夹部,左手扶琴,那修长的手指在琴柄上来回跳跃;右手拿着的弓也与左手配合得十分默契,均匀地滑动,那琴声如同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般的动听。时而高昂,像海浪扑打着岸边的礁石;时而缓沉,像慈祥的老母亲呼唤着孩子;时而清脆,像微风轻轻过竹梢,我惊叹不已。
刚学的时候,难度并不大,老师夸我悟性不错,我有点飘飘然。然而,后来使我彻底地没有了这种想法,果真是骄兵必败啊。那一次,我学到了换把位。老师发话了:“这个比较难,要认真听啊。”可惜,我左耳朵听右耳朵出的,表面上看似很仔细地在看老师示范,听老师讲这个把位位置上的音阶,实际上我的脑海里全早已心有旁鹜。
上完课了,回到家,我肩上架着小提琴,对新发下来的五线谱直瞪眼,“咦,这个音在新的把位上位置应在哪儿啊?”我开始不安起来。那段时间,我天天都在算还有多少天又得去上课,真是度日如年。当我又站在吴老师面前时,惭愧地低着头,支支吾吾:“老师,对…..对不起,我,我上节课没认真听讲。”本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,将我“赶出师门”,但吴老师却什么责怪的话也没说,只是又重新给我讲了一遍。那堂课,我听得很认真,不懂和地方就问。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谢欣仪,你要改掉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,拉小提就要做到谦卑,心如止水。”我重重地点了点头。从此以后,我再也没有犯过这种错误,不论是在小提琴课上,在学习上,还是在生活上,都再也没有发生过。
拉小提琴,使我懂得了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的道理。也改变了我骄傲的性格,只有像麦穗那样低头,才能更加成熟,才能获得丰收。
简评:本文从喜爱小提琴的外形,喜爱小提琴的声音写起,写到课上因不认真听而遇到的练习困难,写到老师重讲后的豁然开朗,从而懂得“非宁静无以致远”的深刻道理,情节曲折,中心明确。(丁文宏)
| 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