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案(870字)
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普九(2)班 陈若宜
人的一生都在追寻着满意的答案。虽然寻找答案的过程,有易有难。但人们不应只注重答案结果而更应享受追寻答案的过程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愈来愈临近中考,各学科也开始学习(或复习)不同的内容。其中,数学除了一些基本练习外,则是每日增加了一道培优题。培优题,顾名思义,可以提高解题能力、综合性强,并且能让大多数人难解的题。所以要想做出这样的难题,需要缜密严谨的思考和足够宽裕的时间。
临近月考的一天晚自习,其余作业完成得早,为做培优题空出了很充足的时间。那一天的培优题是一道代数几何综合题,不仅要求能想出思路,还要求绝对强的计算能力,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”,很容易让学生前功尽弃。第一问很简单,只用代入,审清题目、了解条件即可。第二问也不算复杂,有第一问的铺垫很快就能明确解题思路,随之得到正确答案。前两问几乎不用多少时间,只是为后两问提供条件。第三问证明,从答案入手,根据解题经验,作出辅助线,再重审题目所给的条件,进一步推出证明所需条件。虽然过程繁琐,但思路也不是很难,主要就在于要条理清晰,书写规范。
接下来是最后一问——第四问,题目不是很长,但字母很多,还有带根号的限定范围,坦白讲,就是让人看一眼都不想做的那种题型,我尝试了很多种方法,要么不符合情况,要么算不出来,总之就是无解。全等、相似、函数……几种数学方法和另外的解题技巧大多都试过了。有一种都要算出答案了,可不知道是之前的哪一步出了差错,最后的求解无法计算出来了。真的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,进入死胡同了,我想,算了。然后我把注意力转向别的题目,先放下了那道培优题。
又过了几天,又遇到了另一道难题,经过一系列的思考,到了最后一问。在多次地尝试后,突然,我想起了之前做那道题时用到的方法,尽管当时没能解出来,但说不定能做出这一道。又是添加辅助线、进行计算……竟然真的迎刃而解了!运用前一次的解题思路,解出了另一道题目,顿时有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其实,答案固然重要,但追寻答案的过程也同样值得关注。无论做什么事,只要思路正确,过程具体,就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。
简评:文章围绕题目,具体详细地记叙了自己解培优题的过程,得到了非常有益的启示,思路开阔,立意正确。言简意赅,具有较强的表现力。(丁文宏)
| | |
|